美财政部:尽管遭遇各种冲击,美债市场仍然强劲
美国财政部的高级国内金融官员周四表示,在一年内出现了异常的利率波动、地区银行危机以及全球最大银行黑客事件期间,美国国债市场运作良好。
美国财政部负责国内金融事务的副部长nellie liang发表上述言论之际,人们普遍担心规模达26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国债市场的弹性。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进行大规模紧急购债以来,监管机构一直在研究如何加强市场。
在纽约联储举行的第九届美国国债市场年会上,liang在事先准备好的讲话中强调,监管机构加强市场弹性的工作必须继续。她指出,可能会采取额外措施,以提高交易量的透明度,并抑制杠杆率过高,尤其是在非中央清算的双边回购协议中。
在提到今年可能出现的所谓基差交易风险时,liang也表示这种做法可能带来一些好处。她强调了基差交易对提高流动性和最终支撑美国国债需求的潜力。
令一些市场参与者感到意外的是,liang没有对推动更广泛的即期国债集中清算的监管措施提出任何新的意见。包括前纽约联储主席、彭博专栏作家威廉·杜德利在内的一些观察家已经建议“所有国债交易都应通过一个集中清算机构进行,该机构位于交易对手之间,并确保收集足够的抵押品”。
liang反而强调了今年市场对冲击的应对情况,包括最近针对银行的网络攻击事件。“尽管今年出现了各种冲击和压力,但国债市场的运行是有序的。还有更多工作要完成。继续加强国债市场的韧性将在未来几年中对我们有益。”liang说。
她表示,流动性有时会有所减弱,但这种情况与市场波动期间的预期相符。这与财政部和美联储过去其他官员的评论相一致。liang梁说,在几家地区银行破产时,市场流动性状况在3月份恶化,但这与高度波动回归的预测并非相去甚远。这一事件使得国债交易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
至于基差交易,liang表示,“这种活动可以通过增加国债的流动性,改善相关现货和衍生市场之间的整合,并将期货需求转化为国债需求,从而带来好处。”
“与此同时,我们对杠杆头寸无序解除的潜在风险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每天依赖滚动融资的头寸。”她说道。
liang的言论可能会让市场参与者松一口气,后者一直担心监管机构会完全消除基差交易。citadel创始人肯·格里芬是那些对监管机构在这个问题上提出批评的人之一。
一系列指标显示,基差交易在今年增长到与2020年初一样大的规模,近几个月来已经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关注,其中许多人特别关注通过回购协议获得资金的对冲基金,认为其缺乏足够的保障措施。官员们关注的部分原因在于融资方面,因为大部分美国回购交易(一种常用的获得交易资金的方式)都是通过双边未结算交易进行的,超过70%的交易没有任何抵押。
作为加强市场的最新举措的一部分,监管机构已经在监督增加交易透明度的举措。监管机构表示,他们特别希望从这个26万亿美元市场中的流动性较低的部分获取更多数据。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最高的市场,但公开可获得的交易数据有限。这意味着当出现问题时,例如2020年3月的市场危机,很难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以及哪些市场参与者参与其中。
“我们应该考虑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增加国债领域交易透明度,特别是对于国债市场中流动性较低的部分,比如非活跃市场,目前透明度有限,”纽约联储市场部主管米歇尔·尼尔表示。
尼尔指出,非活跃国债(较少交易的国债)是2020年3月发生的大规模抛售中的核心。她补充说,由于数据有限,研究这类事件是具有挑战性的。
近年来,美国国债市场的结构问题一直困扰着监管机构。该市场规模是2007年的五倍,参与者的构成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颁布的法规导致银行减少了它们在市场中扮演的传统角色,而高速交易员和对冲基金等监管较少、报告要求较少的实体则取而代之。
这些变动以及市场上高度杠杆化交易的增加,加剧了市场在2014年的闪电涨势、2019年的回购危机和2020年的现金争夺战等事件期间的压力。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周四呼吁增加透明度,他表示:“在数据方面,尤其是金融市场数据,我们继续优先考虑透明度和清晰度,这非常重要。”“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来源更难追踪,这一点尤为真实。”他补充道。
纽约联储国内和国际市场职能主管anna nordstrom周四表示,美国国债仍保持其吸引力,尽管市场波动,但外国投资者并未大幅减持美国国债。"过去一年,美国国债市场的交易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市场剧烈波动导致中介机构调整其提供流动性的方式,"她表示。nordstrom称,市场持有量的整体转变“似乎与市场波动加剧程度大体相称,且不会中断市场运作。投资者已经能够有效地将风险转移到已发行和未发行的证券之间。”